Green = Stephen Green是匯豐銀行控股(HSBC)擔任行政職務的董事長(Executive Chairman)。
而KVAM正是HSBC眾多股東之一,持有約2,200萬股。KVAM在2004年曾領導一次長期抗爭的「股東行動」,迫使荷蘭殼牌石油公司放棄英荷雙中心的策略。本年9月,KVAM邀同加州公務員退休基金(Calper)聯名去函HSBC董事長葛林,要求HSBC重新檢討經營策略,並與股東對話,其在媒體造勢的規模,令人不敢小覷。
首先Knight表明已與HSBC財務長D. Flint於6月間晤談,顯示股東應有的禮貌,接著提到聯署者共持有2,200萬股,外加1,300萬股的選擇權,占HSBC股份略低於1%,算是「小」有實力。
鋪敘開場白後,為使HSBC董事長了解,這兩位股東不是無理取鬧,所以立即表明關心的是過於偏低的股價,檢討集團的經營策略,並且為避免葛林因曾長期擔任公司CEO會有成見,又建議諮商行動應由另一位資深不兼行政職的董事領軍。
為了強化公司應與股東諮商的必要性,接著「騎士」分就公司治理、股價表現、營運策略、次貸曝險等重點闡述身為股東的觀察與建言。
在公司治理方面,函中推崇葛林在HSBC之經驗,但仍禮貌建議董事長不宜兼行政職(be a non-executive),這是恩龍案後許多利害關係人的呼籲。接著「騎士」直攻績效分紅的話題;因為早有小股東質疑HSBC績效分紅方案可能不符股東會的決議,另一方面方案中規定績效分紅最高可到七倍年薪,至於表現平平時仍然可以發放30%,換言之即年薪兩倍。但公開信中指出,用以比較的29家國際銀行取樣有問題,甚至沒有一家中國銀行或在香港上市的金融機構,至於分紅辦法中的用語定義不清極易取巧。
在長達六、七頁的信函中KVAM臚列不少重點,均有憑有據,例如建議董事會結構應在「功能上及區域上」反映公司的業務重心;公司股價與29家銀行比較屬於後段班;公司定位不明,應速將總部及營運重心遷回香港;公司購併案在地區及功能上均不能掌握本身的優勢,包括公司最具競爭力的Chinese root等等。
HSBC總部對KVAM的函件,自然極力否認,不過「騎士」先生已在世界各地訪問主要股東,爭取認同。騎士的努力,成效固然尚待觀察,但其雇請顧問公司詳細檢討進而提出強有力的論點與建議,其實對HSBC未來的發展是很好的。故HSBC如對「騎士」先生的信不予理睬的話,實在是十分愚蠢,也對各股東不稱職。
總結一句,好之上還有更好,這樣才能做大做強,為股東們爭取更好的回報。
後話:如果連Knight都認為HSBC股價過於偏低‧‧‧也許是時候買入這棵橙樹了。(記:HSBC在美國的收市價約HK$137.00)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