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肯堅守投資的基本原則,堅決不沽貨,那麼你沒有驚慌的理由,而且一分錢也沒有蝕。
全球股市跌進無間地獄,當無數投資者仍在舔傷口時,誰有心情聽以上的忠告?無論如果,事實是只要你一股也不賣,你又蝕了甚麼?同一道理,時光倒流到去年10月28日,你組合裏的持股應該有不少賬面利潤,如果你當時一股也不賣,你又賺了甚麼?
股市每一天都在運作,指數和股價每一天都在波動,但實情是:芸芸眾多投資者裏,實際作買賣交易、利用波幅來賺錢的的只佔少數。多數投資者都只會看看報紙,看見股價跌了就嘮叨一番,只有少數人會真的對新聞有所行動。
部分投資者固然能從短線交易中獲利,但更多人是蝕錢離場。他們視股市為賭場,明知賠率不利仍然入市。長遠來說只有少數人能賺大錢,多數人是「贏粒糖」然後「輸間廠」。
回到最基本的問題:何謂投資?投資就是在可以承受的風險範圍之內,儘量增加回報的行為。有人選擇投資債券;表面看來債券屬於比較安全的投資項目,但在如今的艱難時期連債券也不是萬無一失。至於買入國庫債券的投資者,嚴格來說只能取回原來的投資額,因為實質購買力會被通脹蠶食。再推論下去,如果你把錢儲在枕頭底,既不能收取利息,而金錢的價值更會不斷蒸發。
有人喜歡投資物業。從過去200年的歷史來看,房地產的回報雖然比債券優勝,但仍然不及股票的回報率,而且要大費周章去找租客、收租和維修保養,對我這個懶人來說太麻煩了。
買股票的首要目的是甚麼?是收股息,因此公司過去和將來的派息尤關緊要。在尋覓投資對象時,除了股息之外,更重要者乃公司的盈利,因為盈利的升跌決定了派息的多寡。正如很多公司和銀行一樣,匯豐控股(5)一直以來都慷慨派息,今天一遇到了困難,市場就馬上傳謠匯控會削減派息。我要問:今年要削減派息會有甚麼影響?對股價又有多大衝擊?按照正常的情況,如果匯控能在明年恢復派息的金額,那麼投資者今天損失的,只不過是一次過削減的股息,以及微乎其微的複息增長回報,整體問題不大。最怕是匯控的營運資金遭受大規模損失,因為這會令未來的收入下降。根據它一貫以來的派息習慣,匯控很可能會在下個星期宣佈每股派0.17美元(與2008年首兩季的股息相同),然後到了第4季才下調全年的派息金額,實際結果到明年3月自有分曉。奇怪的是,匯控是全世界唯一一間不肯公開季度業績的大銀行;我相信公佈季度業績應該輕言易舉,而投資者也一定想有更多資訊,但匯控就偏偏不肯這樣做。
匯控的資產淨值高達10,000億元,即使蝕了500億也應該承受得起。我相信匯控或多或少都會有損手,但也相信過去兩個星期的股價屬於過度反應。
今個星期匯控股價的跌幅之大令人咋舌。很多投資者因此而恐慌,但也有部分投資者把持得住,沒有在風暴裏沽貨。
很多中小型企業將會陷入困境,尤其是那些高度依賴出口又或者債台高築的公司更是雪上加霜;有充裕現金儲備的大公司或許能度過難關,但房地產卻是最受打擊的行業。樓市還未到最冷的寒冬,但要是地產市道急轉直下,地產公司能否捱過冬天還是未知之數。
客觀看樓市,現時香港的住宅市場並沒有供過於求,而未出售物業的數量更跌至10年來最低的水平。大型發展商在過去30年來一直累積資本,因此手上應該有充裕的流動資金;部分地產商更物盡其用,大舉進軍內地收購項目來增加利潤。可是有部分小型發展商羽翼未豐,在去年的高潮期間入市,結果很可能是被迫賤價出售資產套現,實行「要錢不要貨」。
無論是香港還是內地,我相信樓市和其相關行業很快就會復元過來;但美國的經濟一日不復甦,出口一日不回升,失業率很難在短期內止升回跌。信貸危機在很大程度上與美國消費者的需求息息相關;近日有跡象顯示美國樓價開始回穩,這很可能標誌着衰退的終結即將來臨。
不需要多少年月,今天的經濟衰退總有終結的一天,股市也總會回到正常的水平,如今的低價將會成為明日黃花。股價的波幅也會回復正常,而且迅速攀升。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