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October 29, 2007

升溫蟲害燒山木材價格看升﹝林行止﹞

  若干年前,筆者與內子「南下」西雅圖探望張五常教授,他帶我們去那有清溪游魚的海濱別墅參觀(還看了一場海鳥啣硬殼貝類墜落岩石使之破裂而喙食其肉的「表演」),途中經過一片樹林,他漫不經心地說:「這是我的投資!」這座森林,相信為他帶來不少利潤。開山植林是上佳投資,自「古」已然,二○○六年二月二十八日及三月六日,筆者二談一度教香港投資者迷的摩根士丹利前任環球投資策略家巴頓.畢格斯的新書《渾身是刺》(收在台北遠景社《最佳投資》一書),其中便提及畢格斯推崇德國「鐵血宰相」俾斯麥購進森林的穩健投資法。  俾斯麥擔任首相十九年(1871-1890),是德意志帝國的締造者,我們中國人受官大財多的傳統思想影響,一定以為他加官晉爵後必然可以不事生產而財源廣進,事實不然,他很小心處理其俸祿,把之交由著名的猶太銀行家 Gerson von Bleichroder管理(他們的交往見諸德裔美籍歷史學家史端的《黃金與鋼鐵》(F. Stern: 《Gold and Iron》, Vintage Book, 1979),在沒有證監條例亦不當內幕消息為非法買賣的年代,俾斯麥的投資大有斬獲(在二十五年內平均實質年複利增長約百分之九),可是,他不相信紙幣,對「投資顧問」持懷疑眼光,因此不斷把利潤提出,購進木材林(Timberland,不斷伐木不斷種樹的樹林);木材林的平均年收益不足百分之五,但俾斯麥經歷過通貨膨脹的折磨,永遠有市場需求而木材林面積有限,是他對之情有獨鍾的原因;俾斯麥還認為他的子孫未必會理財,而投資顧問可靠的不多,因此,與其留下股票和債券,何如留給他們大片大片可以生財的土地,況且管理木材林根本不必有過人的理財手法,平平庸庸的人便優為之……。一代「天驕」俾斯麥在歐洲政壇縱橫捭闔建立不世功業同時要為子孫後代作投資部署,他看中的竟然是不起眼且不必費神管理的木材林!此中的「投資智慧」,對求財有萬丈雄心者是聽不進耳的(和黃前大班馬世民顯然是個例外,見八月一日陳焱「財經DNA」的〈丈八金剛〉;不少美國基金亦「紛投資樹林」,見五月二十八日本報「國際金融」版)。在此後百餘年間,木材價格隨經濟盛衰數度急升暴瀉……,現在投資木材的機會又降臨了!

  木材價格看漲的原因,表徵是近來在世界各地出現山林大火的次數愈來愈頻密,而且山火燃燒的時間愈來愈長(平均「燒山」日由一周增至五周),據美國國家公園及森林服務局的分析,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期發生山火的次數,比一九七○至一九八七年多出四倍,更甚的是山火的範圍大六倍半,這意味化為灰燼的樹林數量日多,供應市場的木材數量相應下降,在經濟全面向好對木材需求有增無減的情形下,木材價格看俏,是必然的。

  山林容易大火的導因,主要是氣候暖化(沒有具體證據顯示縱火燒山的情況較前嚴重),「早春」等於提前融雪,結果是乾旱的日子較長。樹林沒有足夠的雨露滋潤,木質乾燥,較易火及較易為甲蟲入侵,而最重要的是一種大約只有四分之一寸長、寄生在松樹的「山松小蠹(象甲)」(mountain pine beetle)在冬季因此不致凍死,牠們不僅活得更久,活得更高(過去高山大寒,現在氣溫上升,適宜甲蟲存活),更要命的是繁殖得更快。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省(B.C.)的樹林備受這種小蟲的蛀蝕,一項調查顯示,B.C.省九百萬公頃(hectare)的多年黑松(lodgepole pine)就此報銷;該省農林局預期情況若無改善,至二○一三年,省內八成商用木材會因而枯腐致死。除了「山松小蠹」,「膠縱樹皮甲蟲」(balsam bark beetle,阿爾拔省已有五百多萬株樹受此蟲害)及「雲杉甲蟲」(spruce beetle)的快速繁衍,對膠縱和雲杉俱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害─金錢損失將達四百三十億美元。去年B.C.省輸往美國的軟木(易加工的針葉樹木材)約為八十億美元、徵收的伐木費在一百億美元水平,蟲害不但令出口量驟降,因為「歉收」伐木費亦將大減。世界其他地方的情況亦相似。

  加拿大是世界最大木材出口國,蟲蛀不僅令樹木成為「廢柴」,而且使其較為「惹火」,木材供應減少,木材價格日漲(如果麵包一定比麵粉貴是放諸四海而皆準的準則,以木料為主的物業價格亦看升),這種情勢會使木材成為熱門投資商品,唯對加國特別不利,因為有大約三百個加國鄉鎮「靠山林吃山林」,這會否拖慢該國經濟增長以至遏阻加元強勢?  氣候暖化令山火「全球化」,等於木材產量萎縮,加上風險驟增於林間砍樹建造森林別墅已不流行,在在令山林山地價格下降、保險費及木材價格上升!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