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電集團(中電)於1901年在香港註冊成立,當時名為中華電力有限公司。中電在香港經營發電、輸電及供電的縱向式綜合電力業務,透過現代化的電網為九龍、新界及大部分離島逾220萬客戶供應電力,供電範圍的人口佔香港總人口80%以上。
中電近年更在澳洲、中國內地和亞洲其他地區發展及營運能源項目,投資穩步增加,是亞洲區電力行業具領導地位的投資者和營運商。
1901年 中華電力有限公司於1月25日在香港註冊成立 當年最高的用電需求量為1/10兆瓦
1903年 位於紅磡漆咸道的首座發電廠正式投入服務,發電容量為75千瓦
1919年 中電獲得九龍區公共照明系統的電力供應權
1940年 鶴園發電廠正式投產 位於亞皆老街的總辦事處落成啟用
1955年 中電正式收購大澳合眾電力公司,為大嶼山居民供應電力
1964年 中電及埃索(現稱埃克森美孚)與香港政府簽訂首份管製法則協議
1969年 發電容量達1,520兆瓦的青衣燃油發電廠正式啟用
1979年 中電開始與廣東省連網,透過其132千伏輸電網絡供電予該省
1982年 青山發電A廠正式投產,發電容量達1,400兆瓦,落實採用多元化燃料策略
1984年 中電接管長洲電力公司,開始為離島供應電力
1985年 中電與廣東核電投資有限公司組成合營公司,並於大亞灣核電站興建1,900兆瓦的壓水式反應堆,躋身內地電力市場。引入核電為新的燃料組合,進一步加強燃料供應的可靠性
1986年 青山發電B廠正式投產,發電容量達2,708兆瓦
1992年 位於大嶼山的300兆瓦竹篙灣發電廠正式投入服務,標誌著中電首次為香港引入天然氣發電
1994年 廣東核電站正式投產 位於從化的廣州抽水蓄能電站逐步分段投產
1996年 香港首間天然氣發電廠─龍鼓灘發電廠 ─正式分段投產,所有機組落成後,發電總容量達2,496兆瓦 中電與台灣水泥公司組成合營公司,在台灣花蓮附近的和平工業區興建一座1,320兆瓦燃煤 發電廠及53公里長的架空電線,將業務拓展至亞太地區
1998年 中電控股於集團重組後正式成立,以強化日益多元化業務的管理 山東中華發電項目的融資安排完成,總投資額達22億美元。此為中國境內涉及外資參與的最大型獨立電廠項目,並榮獲5家國際財經雜誌頒發「最佳融資安排」獎 中電從泰國首家及唯一營運中的獨立發電商Electricity Generating Public Company Limited (EGCO) 購入策略性股權,成功在泰國電力市場建立重要據點
2001年 中電為香港供電達一個世紀 中電收購雅洛恩能源大部分權益,首度涉足澳洲電力市場
2002年 中電在本港的客戶數目超越200萬
2004年 中電發表環保宣言《改善空氣 善用能源》,公佈可再生能源發展目標,爭取於2010年底前,以可再生能源生產相當於集團總發電容量﹝按淨權益計算﹞5%的電力
2005年 中電收購TXU Merchant Energy,成為澳洲第五大能源零售公司,並改名為TRUenergy 中電與澳洲Hydro Tasmania的Roaring 40s Renewable Energy Pty Ltd合作在亞太區發展可再生能源業務
中電控股有限公司. 香港業務
中電在香港營運三間發電廠,青山發電廠(4 108兆瓦)、龍鼓灘發電廠(2 500兆瓦)和竹篙灣發電廠(300兆瓦)生產,總發電量為6 908兆瓦。。三間發電廠均由美國埃克森美孚 能源有限公司及中華電力合營(分別 佔60%及40%權益)的青山發電有限公司持有
澳洲 TRUenergy. 澳洲業務
OneEnergy(50%). 台灣. 東南亞業務
Roaring 40s. 澳洲. 環保能源
廣東核電合營有限公司. 核電站 : 廣東大亞灣核電站(25%)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